【媒體來做客】透過影像,療癒社會

  
       26歲就以《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獲得金馬最佳劇本獎的楊順清導演,求學過程相當挫敗,甚至坦言就讀建中時,要很努力作弊才能接近40分。從小到大想講話,卻被老師處罰下跪、罰站或直接教室外。直到就讀北藝大遇見楊德昌導演......



        當時還是學生的順子導演經常被楊德昌老師詢問自己的意見,他才發覺:「教學場域裡,孩子應該是主體,應該不斷表達意見。」因此,現在身兼爸爸一職的順子導演,會跟孩子討論他們有興趣的問題。他希望小孩面對人群,而非媒體。但也不強制限制小孩不看電視,而是鼓勵他們找尋跟學習及創意有關的事情去做。


  擔任過國小及大學藝術老師的順子導演認為,美術教育使用材料包,限制孩子的想像力與發揮空間,儘管之於教學上便利,但對孩子而言是有害的。 

  台灣社會的主流思維將李安、王建民和魏德聖視為台灣之光,然而台灣教育對於人文藝術與運動並不鼓勵。順子導演認為:「台灣社會並不鼓勵夢想,而是鼓勵成功。」在中國儒家的傳統下,所謂功成名就影養東方人的學習目的,父母希望到兒女成功,但成功其實等於名跟利。


        許多人讀完碩士博士後,搶破頭到大企業底下工作,但實際上做的事情跟工人沒兩樣。反觀學習人文藝術的戲劇與電影這群人,他們全面性學習跟人的互動,「因為是一群人一起完成,過程中學到團隊合作以及創意發想。

        台灣教育不應該只是培養高級工人,如同許多有電影夢的年輕學子,他們在學到專業拍攝技術後,更重要的是知道為何而拍,挖掘事情背後更深的意涵。在大學教書的聿清老師也經常呼籲學生:「不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只有技術的『匠』,不要只看到別人的成功,而是要看到他的努力。」


        當社會上開始認為藝術教學重要,英國的做法是聘請駐校藝術家,而台灣卻是將原本敎國文、社會或是數學的老師送去參加培訓,虛應故事。順子導演說:「我們應該用廣一點的眼光看這個世代需要什麼,盡量把最好的敎給小孩。」雖然現在連主事者都僵化,但我們仍要相信改變的可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