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來做客】他與他的胡式風格




         用渾厚低沉的嗓音,訴說著自己對於教育的濃濃熱情,而這聲音的主人翁就是今天的來賓胡元輝老師。豐富的人生經驗還有從不停止向前的腳步,且來聽聽胡老師是如何邁開人生精彩的道路?又是如何在多變的媒體環境下找到生存的方式,對於未來的願景又是如何呢?


             


          同時擁有平面、電子、新媒體以及教育的多重身分工作者,胡老師的朋友常常問道「胡元輝呀!你怎麼會做這麼多樣的工作!」朋友們還算過,老師總共換了十一個工作。或許就是對社會的堅持和興趣才使得胡老師在工作上的熱情從來沒有消退過!

      才剛開心的笑談朋友對他的評價,接著老師話鋒一轉,談到如何塑造正面的媒體環境,民眾其實佔了很重要的角色,「與其責罵媒體,不如資助好新聞。」老師語重心長的說著。不過老師對於媒體界的態度依然很有信心。一部影片如何從無到有,甚至得到奧斯卡最佳短片獎,這在外國真實發生,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來自於民間力量,而Kick starter的成功,更鼓勵了老師繼續在台灣持續耕耘媒體環境。


         胡老師總是謙虛的說著,在台灣開始的第一步不大,但其實我們都知道這絕對會是影響台灣媒體的重要步伐。胡老師和其他專家一起成立的調查報導公眾委製平台We Report,現在也逐漸被社會大眾接受且活用,此平台不僅是非營利性質而且對於新聞的客觀報導也有很大的幫助。



      「如何透過產業跟學術的連結為媒體實務界做一些貢獻。」這是胡老師二十五年來在媒體界最大的心願,也是老師不斷努力追求的目標。公民的發聲、獨立工作者的創作,這些都是胡元輝老師所重視的,也因為老師對於台灣的熱愛,總是能吸引更多人一起來改善整個媒體的大環境,更期許每個人都能成為一個耳聰目明的閱聽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