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來做客】排灣人撒古流,十五年後的故事






  
《排灣人撒古流:十五年後》,記錄了當時經歷了莫拉克風災的排灣族人,這一部紀錄片忠實地呈現了排灣族的文化以及他們的經歷。究竟是什麼動機,讓陳若菲導演決定接手跨時數十年的作品?



  成長在外省第二代家庭,在國中任教的母親以高度紀律、升學導向為管理,若菲導演卻坦言:「我實在是不怎麼會讀書。」同樣穿著綠制服,妹妹們讀北一女,若菲進到銘傳新興的大眾傳播科系。然而,由於個性內向,若菲知道自己不擅長需要進行訪談的新聞採訪,直到專科四年級學到拍片,若菲興奮地說:「我發現,這種表達的方式我很喜歡!」畢業後,做了一陣子餐廳服務員,經由父親的點醒,若菲決心繼續走他最有興趣的路,插班考取文化大學影劇系。

      大學期間搭上台灣新電影的潮流,跟著許多導演貼身學習,緊接著到美國加州藝術學院就讀研究所,畢業作品《強迫曝光》以及之後拍攝的《海角天涯》,各別探討男同志與女同志情感議題,獲得許多影展的好評。



  幾年前八八風災,若菲跟著李道明老師到屏東勘災,她回憶起初次踏進運轉中心時的感受:「當其他地區還在災後安置的慌亂中,大社部落卻已經在做新部落的模型,當時離風災不過半個月的時間而已。」那一份驚訝與深刻的感受觸動了若菲導演,她決意接手完成這部跨時20年的紀錄片《排灣人撒古流:十五年後》。

      「好像在剪排灣族,可是我老是覺得自己在剪台灣人的故事。」剪接師雷震卿分享她在剪接過程中的奇特感應。五O年代的人受國民教育長大,跟著社會普世的價值,「撒古流的父親希望他成為公務人員,就如同我的父母希望我讀書就好,其他都不用管,可是一輩子都不知道自己存在的價值是什麼!」相同的處境,是這一個年代的人共同的宿命。





      40年代到70年代被認為是部落母語的一個劫難年代,當時推行新生活運動,穿西裝、白襯衫才是文明,小朋友搬走家中精美的雕刻與紡織品,到派出所換糖果。然而,部落耆老將這項漢人眼中的災難看作是自然的力量,就像飢荒一樣不能阻擋。「那個年代是放棄所有一切的年代。」若菲導演沈重地說道。

      藉此對照,如同當年新聞局要求台灣電視劇不能講母語一樣,「我們希望跟上時代進步的腳步,怕比人家落後怕、怕失去優越感,但一不小心就失去比別人更好的文化。」雷老師分享他在這過程中的觀察。



  「希望大家可以抱著一個開放的心,去瞭解、去理解。」若菲導演呼籲觀眾,將自己放在同樣是人的角度來觀看這部影片。在今天的節目中,我們聽到若菲導演及雷老師以漢人身份,分享接觸多元文化時內心的衝突與自省,也看到了兩位影像工作者對於作品的堅持,以及更多深層的關懷與尊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