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來做客】守護荒野的大榕樹



       一位常常不在牙醫診所裡的醫生—李偉文,忙著演講、出書、愛護大自然,笑著說自己「一生玩不夠!」他在1995年與朋友創立「荒野保護協會」,是國內目前最大的環境教育團體,在教育上有一套屬於他自己獨特而又平民化的教養方式,可以說是以自然為師的教育新典範!







      談起當孩童時,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家裡是買雜貨店破掉的蛋,然而即便經濟拮据,每兩三週李醫師的父母仍會帶孩子到舊書攤買書,因為在當時圖書館並不多見。「閱讀是最大的幸福」李醫師由衷地感謝父母培養他的閱讀習慣,自己當了孩子的爸爸後,也將這最大的幸福送給孩子當禮物,讓孩子悠游在書裡無限廣闊的世界!
      「我從小的志願就是當生意非常差的圖書館管理員,才有時間看書」李醫師笑著說。雖然後來走上牙醫這行業,但他沒忘了他最喜愛的閱讀,將診所變成社區裡的圖書館,李醫師興奮地說:「所以我現在也是圖書館管理員!」


      「大多數人的名字是父母取的,可是隨著成長,我們內心有許多呼喚、自我認定與追求」也因此,在荒野協會裡有個特殊的傳統,每位志工跟參與者都要取個「自然名」,意指在環境中找個自然元素,與個人特質、屬性或追求相應和,彼此間以此自然名互稱。
       榕樹,是台灣最常見的樹種,無論在巷口、廟前,榕樹下人們乘涼、談天。李醫師以此為自己的自然名,「我希望像榕樹一樣,看著很多人來來去去的故事,也期許荒野協會像榕樹一樣,變成穩定的存在,看著許多人來來去去的故事。」



      一般來講,像李醫師般經濟上有能力、有條件的家長,都會用最好的資源給孩子,請外傭照顧打理、上私立學校、寒暑假出國,然而李醫師卻為雙胞胎女兒AB寶選擇另一條路。他希望能將荒野協會在教育上的主張推及一般大眾,因此自己也身體力行,孩子自小讀公立學校,放學後到圖書館而非安親班、補習班,「我想確定即便使用公共資源,也可以把孩子養成我們想要的方式!」
      利用社會資源,假日參與活動,不用錢的可能失資更棒!校內學習也可以在網路上找到多學習教材。多花心力而非財力,正是李醫師最關鍵的教養方法。



      在教育方面,李醫師擅長利用電影作為親子溝突的媒介,藉由電影閉幕前三五分鐘分享彼此感受,「從孩子看到某個角色、畫面、對哪些場景特別有感覺,來瞭解孩子面對哪些困難」在成長階段的孩子,平時不一定願意開口提他遇到哪些困難,李醫師從這些細節來觀察孩子目前遭遇到的、正在關心的。


      現在媒體訊息紛亂,李醫師認為「要幫孩子過濾選擇他所瞭解的東西,把時間花在值得的地方。」而許多家長擔憂的網路交友,李醫師也有一套他的小撇步「協住孩子在現實世界裡有教不完的朋友,假日參加許多活動,豐富他的生活。」只要營造孩子實體社交範疇,虛擬的環境與朋友自然也就不需要了!

      在節目尾聲,李醫師也呼籲所有家長,「讓孩子在生活中在心靈上有被觸動的機會,如果只有訓話孩子是不會改變的。」他以智慧與用心帶領孩子看見世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