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來做客】從電影之窗看世界




      曾經擔任編導、電影製作人,待過奧美廣告,也是許多國際影展的策展人,王耿瑜導演從事影像工作數十餘年,大學時,第一次拍片就獲得金穗獎!然而,耿瑜導演自小生長在教職家庭,回憶起童年卻是這樣形容自己......





      「我從小就是個壞小孩!」耿瑜直接蹦出這一句話。除了好動、調皮以外,高中時花了一年時間,重考上輔仁大學德文系,卻因為對德文系沒興趣,經常翹課。但也從大學開始接觸到藝術領域,大一時參加第一屆金馬國際觀摩影展,排隊買票看電影。觀看各種展覽、見識蘭陵劇坊的劇場藝術,「於我而言,對於藝術開始有矇懞懂懂的啓發。」由於對藝術領域如此著迷,耿瑜做了一件驚天動地的決定!

      升大四的暑假,在嘉義的爸爸媽媽突然收到文化大學的入學許可,耿瑜導演在沒有跟父母商量的狀況下,自己辦休學、考轉學考。「這是我生平第一次自己做的決定」耿瑜導演的父母都是當老師的,對他們而言,影劇系聽起來就是花花世界、大染缸,這項決定無疑是個很大的挑戰。「那一整個暑假,我就陪著爸媽一起哭。」


      轉學後,搭上台灣新電影的熱潮,當時導演都是最有創作力的年代,大學期間第一部片子跟著黃春明導演拍「莎喲娜拉‧再見」,接著又跟拍了侯孝賢導演的戀戀風塵」以及「尼羅河女兒」,畢業後跟楊德昌導演拍「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回憶起當時在大師身旁的學習歷程,耿瑜說:「那個學習是真實而貼近的,看待人士,看他們透過影像表達對於人性幽微地方的觀察。」

      爾後,跟隨不同導演工作的過程中,耿瑜也觀察到不一樣的做事方法。王小棣導演對任何事都親力親為、楊德昌導演的細膩冷靜,這些貼身的觀察與學習默默地深植到耿瑜導演心中,「直到現在回過頭來看,才發現20幾歲做的事情會影響你一輩子,那時候經歷什麼樣的人事物、聽過什麼話、做過什麼事,都會是未來很重要的養分。」



      「一個國家沒有紀錄片,就像一個家庭沒有相本。」這幾年,耿瑜導演正在進行「台灣新電影三十年」的紀錄片拍攝,希望透過電影帶領觀眾經歷那個時代的故事。無論在大陸、香港或是日本,許多文化人、影評人、導演都深受台灣新電影浪潮的影響,甚至有人說道:「在大陸,沒看過台灣新電影怎麼叫文青呢!」然而在台灣,耿瑜導演進到大學相關科系演講時卻發現,台下知道台灣新浪潮電影的學生寥寥可數,「這樣的寶物在台灣相較之下不受重視」耿瑜導演感嘆道。
      「讓觀眾走回三十年前時空,看到歷史過往,重新回顧自己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是怎麼走過的。」耿瑜導演希望透過這部紀錄片,開啓不同年代之間一種對話的可能性。


      曾參與推動台灣國中小學的影像教育,耿瑜導演提到「影像教育太容易往拍片、剪接這樣技術的方面走,但真正重要的是團隊共同合作的過程。」首要之務,應該是培養孩子的鑒賞力,藉由電影來認識世界,「影像教育不要只是寫一堆的學習單,因為電影本身就是好玩的事情!」

      節目尾聲,耿瑜導演最想分享的一句話是—「志於道 據於德 依於仁 游於藝」。從事影像工作數十年,他認為要先從孝順父母、尊敬師長開始,藝術則擺在最後面,因為這是亙古不變的,做人做事最基本的道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